皮膚敏感的中醫治療


皮膚敏感的中醫治療

隨著生活環境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皮膚敏感的患者相應增多,約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有皮膚過敏現象。常見的皮膚敏感大致上包括風疹、 濕疹和接觸皮炎三大類。其主要症狀是瘙癢,可同時伴有紅腫、脫屑、水泡,或結痂及滲出等症狀。

中醫病因病機

皮膚敏感的產生,中醫學認為,外因主要是風、寒、濕、熱、燥等外邪侵襲,內因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這種內外因素的結合而致病邪由口鼻、肌膚而入,郁於肺衛,蘊於肌腠,與氣血相搏,發於皮膚所致。現時,許多研究指出,情緒因素在過敏疾患中亦佔重要影響。

臨床症狀表現

風疹現稱蕁麻疹,表現全身或局部出現風團、瘙癢,色紅或蒼白,大小形態不一。風疹發生迅速,消失後不留痕跡。風疹存在時間或長或短,容易復發。嚴重的可兼引起嘔吐、腹瀉,有時甚至引起喉頭水腫,又窒息的危險。

濕疹常發生在面、頸、額及四肢的外側。患處瘙癢,因為搔抓的緣故,常併發細菌感染。患處皮膚先出現紅斑,漸隆成丘疹,變為水泡,潰破後成膿泡,滲液結痂,形成脫屑,亦可遷延不愈轉成慢性。紅斑、丘疹、水泡、膿泡、結痂、脫屑同時存在是其主要特徵。

接觸皮炎是因接觸到某種致敏物質,而引起的變態反應。不同的人,會對不同的物質敏感。接觸後出現敏感的部份,形狀與接觸物大致吻合。患皮出現紅斑,瘙癢、灼熱、疼痛,紅斑有時會腫大成水泡或血泡,穿破潰爛。

以上三大類的致病原因及症狀雖然不盡相同,但有一共通點就是患處劇癢難忍。

中醫治療

中醫根據患者體質差異、臨床症狀不同辯證論治,診斷為多個證型,如:熱毒濕蘊、血虛風燥、脾虛濕蘊、濕熱浸淫、風熱犯表、風寒束表等,臨床上採取相應的治療手段,於以清熱祛濕,涼血解毒、清熱祛風,養血潤燥、健脾利濕、疏風清熱等方法。亦可採用中藥外洗、針灸、拔罐、梅花針等多種治療手段、互相配合,加強療效。

日常注意點:

1) 飲食方面,不能吃引致過敏的食物,不吃與體質相沖的食物,體質分寒熱溫涼、食物亦分寒熱溫涼、應根據體質而選用相宜的食物,以期減少發作的機會 。

2) 保持充足睡眠、適當的運動:睡眠應充足,盡量早睡早起;適當的運動,宜在空氣流通或溫度濕度涼爽的環境進行,出汗後盡快把汗抹乾,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以加強皮膚的抵抗力。

3) 保持心境的平和:維持良好的心境避免因過怒、過度思慮等能引氣血逆亂,加劇皮疹及瘙癢發作;多項研究指出,情緒因素在過敏疾患中亦佔重要影響。

4) 遠離致敏原:引致每個人皮膚過敏的致敏原都不同,應盡量避而遠之。

皮膚敏感是一個成因很複雜的病,治療也是多角度多方向的,最重要的是患者需要耐心的服藥,堅持調理一段時間,把整個體質的陰陽氣血、寒熱虛實失衡糾正過來,並注意日常生活細節,皮膚敏感得以改善是樂觀的。


余大夫 (資料由余仁生中醫師提供)


最新消息

"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

上環醫療中心新設"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供有需要人士免費飲用。
了解更多

中醫文章

TCM 基礎理論

夜晚很難好好休息?繼續閱讀以瞭解更多關於中醫的觀點及其補救方法!
了解更多

數碼電視

小兒常見疾病 – 資訊由余仁生新加坡高級醫師提供 (Ep.15)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走出世界去探索,但同時我們擔心他們於外來環境活動太多,把小小的身體置於危險之中。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