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異位性皮膚炎


認識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炎症皮膚疾病,臨床以瘙癢及頑固性皮炎為主要表現,以嬰幼兒和青少年多見,患者常伴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症狀。該病病程長,反復發作,影響日常作息社交,給患者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異位性皮膚炎有哪些常見症狀?

主要症狀:皮膚瘙癢

次要症狀:
1、濕疹樣的皮膚炎或苔蘚樣的皮膚炎,常見肘窩、膕窩、足踝前或頸周的皮膚(10歲以下兒童還包括面頰部)
2、個人或家族有異位性體質(包括哮喘、鼻敏感、枯草熱等)
3、全身皮膚乾燥
4、多見2歲前發病

中醫如何認識異位性皮膚炎?

現代醫學普遍認爲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機制與遺傳因素、免疫反應異常、皮膚表面菌群異常等有關,精神壓力、環境因素、食物因素亦會加重病情。根據臨床症狀,屬中醫學「濕瘡」、「浸陰瘡」、「四彎風」、「奶癬」等範疇,發病機理與先天稟賦不足,母體遺熱於胎,或後天飲食調護失養,脾虛生濕,食滯鬱而化熱,濕熱内蘊發於皮膚,又外受風濕熱邪,内外相合鬱於皮膚而發病。

中醫的分型治療:

急性期以風濕熱蘊膚爲主,治以清熱祛濕,佐以健脾疏風,常用藥物有:金銀花、黃芩、澤瀉,白蘚皮、土茯苓、薏仁、藿香、茯苓、防風等。

緩解期以脾虛血燥為主,治以健脾化濕,佐以養血潤燥,常用藥物有:白朮、蒼朮、茯苓、陳皮、白芷、當歸、白芍、首烏、防風、生地、烏梅等。

劇烈的皮膚瘙癢是患者最大的困擾,針灸治療在止癢安神方面有獨到優勢,療效明顯,無毒副作用。期望在針藥配合下可以延長穩定期的時間,預防急性復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異位性皮膚炎與先天免疫功能失衡有關,較難得到根治,漫長的治療過程及藥物的毒副作用給患者身心帶來極大影響,不少患者更不願意與外界交流,長期搔抓、皮膚的乾燥脫屑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產生自卑心理,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傳染病,即使傷口破損也不會傳染給其他人,反而是患者皮膚保濕的絲聚蛋白基因的缺損,皮膚容易乾燥,環境稍為刺激,皮膚就會奇癢難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有不少受皮膚疾病困擾而輕生的個案報導,令人惋惜,我們應給予包容和鼓勵。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註冊中醫師謝淑儀


最新消息

"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

上環醫療中心新設"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供有需要人士免費飲用。
了解更多

中醫文章

TCM 基礎理論

夜晚很難好好休息?繼續閱讀以瞭解更多關於中醫的觀點及其補救方法!
了解更多

數碼電視

小兒常見疾病 – 資訊由余仁生新加坡高級醫師提供 (Ep.15)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走出世界去探索,但同時我們擔心他們於外來環境活動太多,把小小的身體置於危險之中。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