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小兒推拿解決便秘或腹瀉


1)為什麼小孩這麼容易得便秘和腹瀉的問題?有什麼會導致這些問題?

便秘與腹瀉是兒科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中醫認為小孩的生理特點為心肝有餘,肺脾腎不足。脾胃主運化水穀精微,把所食入的水穀化為我們身體能吸收的物質,再把它轉輸到全身四肢百骸。小孩的脾胃功能全而未壯,常跟不上小孩的迅速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此外,小孩飲食不知自調,善於挑食、飲食不潔等;還有家長餵養常有不當,讓小孩過食甜食及零食、不定時用餐等,故小孩易出現胃腸道症狀,如腹脹、腹痛,也包括了便秘和腹瀉。

2)在小孩便秘和腹瀉時,有什麼症狀要特別注意呢?

便秘是指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並且糞質硬結,排便費力或疼痛。它是兒科中非常常見的症狀,一般上呈暫時性,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家長只需要通過飲食的調整以及保持小孩定時排便的習慣,便可以改善症狀。若患兒出現發熱、嘔吐、便血、腹部腫脹疼痛、哭鬧不停、突然消瘦、肛裂等症狀,家長應該及時求醫。若患兒便秘情況持續2-3周,通過飲食調整或非處方瀉藥及大便軟化劑都未能改善,也應該及時求醫,避免便秘呈慢性。

相反的,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腹瀉在兒科中也非常常見,一般上不超過3-5天,能自行緩解。如果腹瀉超過3天,並出現高熱、精神差、腹痛劇烈、便血等症狀,家長應立即求醫。小孩出現嘔吐或腹瀉的症狀時,最為關鍵的是要積極預防及治療脫水。小孩一方面體積小,另一方面身體對水的需求較大,因此容易出現體液電解質紊亂。嬰幼兒更容易出現脫水的現象。若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出現腹瀉,家長應立即求醫。如果出現輕度脫水,但小孩不嘔吐,家長可以給小孩喂口服補液鹽(Oral Rehydration Salts)來補充體內的水分。如果嘔吐頻繁,小孩完全不能進食,或小孩脫水情況較嚴重,出現口腔乾燥、哭時無眼淚、尿量明顯減少、煩躁或易激怒,家長應及時到兒科急診就診。

3)有什麼飲食或生活習慣上的建議?這些能如何改善便秘和腹瀉的問題呢?

小孩出現便秘往往是由於飲食習慣不良所導致的,所以首先家長要矯正小孩的不良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保持飲食均衡。多給小孩吃蔬菜、水果等含有豐富纖維素的食物,來刺激腸胃的蠕動。嬰兒可以喂菜汁或果汁,年級稍微大的孩子可以餵菜泥、果泥以及粗纖維的食物泥。減少給小孩吃巧克力、餅乾、煎炸及油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導致小孩體內發熱及妨礙脾胃的消化功能,而導致便秘。適量給小孩補充水分也有助於排便。家長也應該多鼓勵孩子參加體育活動,活動可以存進腸蠕動。

除了飲食方面的調整,家長也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很多小孩剛開始出現大便乾結的時候,因為感到排便時的疼痛,就不敢排便,加重大便乾結的情況,形成惡性循環而逐漸演變成便秘。有些小孩即使有便意,也可以因為種種原因不去排便,如不想停止目前的活動、不敢在課堂上提出要求、不想用公共廁所等。開始時,家長可以每天固定同樣的時間陪伴孩子排便,最好選擇進食後,因進食可以促進腸蠕動,使得有便意。每次在廁所呆10分鐘左右,漸漸幫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腹瀉常常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導致。要預防腹瀉,首先要注意飲食衛生。如果天氣炎熱,細菌容易在食物中生長繁殖,食物容易變質,所以要注意給孩子飲用新鮮的食物。家長要教導孩子飯前、便後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另外,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完善,飲食要有節制,不宜喝大量的冷飲、過食生冷食品,以免損傷脾胃。

4)小兒推拿是什麼?

小兒推拿是一種通過運用特定的手法,刺激所需要的穴位,來治療疾病的中醫兒科的外治法。它所運用的推拿手法和取穴和成人有所不同,取穴的方法同樣是以中醫理論為依據。小兒推拿中運用的手法輕快柔和,小孩較容易接受,依從性好。此療法常用於學齡前的孩子,療效明顯。對於年紀大於6歲的小孩,療效會差一些。最重要的是在正確應用的前提下,這種治療方法沒有副作用。小兒推拿的操作方法簡單,家長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後,便可以自己進行治療,緩解一些常見的病證。它的適應症廣泛,尤以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功能性疾病療效最為顯著。

5)針對便秘和腹瀉問題,進行小兒推拿的步驟,穴位在哪裡?

進行小兒推拿治療時,家長需要用爽身粉或者嬰兒潤膚油等介質塗在運用的穴位上,以免擦傷皮膚。我們一般先做上肢穴位,後做頭面部穴位,之後做軀幹部穴位,最後做下肢穴位。上肢穴位一般取單側即可。

便秘:
  1. 清天河水:用第2、3手指面從患兒掌側腕橫紋,順著前臂內側,推至肘橫紋。推300次。
  2. 清大腸:用第2、3手指指面從患兒食指與拇指的交界處,順著食指橈側緣,推至食指尖。推300次。
  3. 揉天樞:把兩手拇指放置于患兒肚臍兩旁,旁開2寸*,按揉該穴位。揉50次。(*1寸等於孩子拇指指關節橫紋的長度)
  4. 順時針摩腹: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面在患兒腹部體表做順時針方向的環形按摩。摩100次。
  5. 推下七節骨:用第2、3手指面從患兒第4腰椎棘突推至尾骨尖端。推300次。
腹瀉:
  1. 補脾經:用拇指指面從患兒拇指尖,順著拇指橈側緣,推至拇指指關節處。推500次。
  2. 補大腸:用第2、3手指指面從患兒食指尖,順著食指橈側緣,推至食指與拇指的交界處。推300次。
  3. 逆時針摩腹: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面在患兒腹部體表做逆時針方向的環形按摩。摩100次。
  4. 推上七節骨:用第2、3手指面從患兒尾骨尖端推至第4腰椎棘突。推300次。
    a. (急性腹瀉(實證):病程短,腹瀉伴有肛門灼熱、腹痛)
  5. 清天河水:用第2、3手指面從患兒掌側腕橫紋,順著前臂內側,推至肘橫紋。推300次。(慢性腹瀉(虛證):病程較長,腹瀉伴有身體瘦弱、體倦乏力)
  6. 推三關:用第2、3手指面從患兒橈側腕橫紋,順著前臂橈側,推至肘橫紋。推300次。

6)這些穴位推拿能如何改善問題?

小兒推拿選穴是根據中醫理論進行的,首先要根據症狀來辨別寒熱虛實,再選擇相對應的治療方法。便秘雖然有分虛實,但是最常見的是實證熱秘,這證型也是最好理解的。小孩脾胃功能較弱,飲食又不知自節,若加上看護者不注意管制,就很容易過食煎炸油膩厚味。這就可以導致脾胃消化不良,食積停滯,鬱積化熱,影響大腸氣機,傳導功能減退,而引起便秘。治療目的就在於清熱導滯,而以上選取的穴位也根據這治則而定。

腹瀉也分虛實,但不同的是,虛證和實證均見於臨床當中。實證可以因為感受外邪或傷於飲食所導致,發病較急,病程較短。如果氣候濕熱,小孩易感濕熱邪氣,困阻脾陽,運化失職,而導致腹瀉。調護失調,飲食不節制,或飲食不乾淨,也可以損傷脾胃,而導致腹瀉。實證腹瀉就相當於病毒性或細菌性胃腸炎,常伴有發熱、腹痛、大便臭穢。虛證常見於素體較虛弱的小孩或急性腹瀉後失治而導致,發病較緩,病程較長。虛證患兒脾胃虛弱,不善於運化水谷,易生水濕,形成腹瀉。虛證腹瀉的特點為大便不臭,多見於食後作瀉,形體消瘦,神疲乏力,精神欠佳。腹瀉的基本治則為運脾化實,實證以清濕熱為主,而虛證以健脾益氣為主。

7)進行小兒推拿時,要留意什麼?什麼時候不宜進行?

小兒推拿一般上風險不大,操作正確時,可以說是沒有副作用的。當然,家長操作之前還是要注意把手洗乾淨,確保指甲長短適度,以免割傷患兒皮膚。操作時要注意小兒推拿手法是以輕快柔和為特點,避免用力過度。小孩皮膚細嫩,家長一定要用介質來進行推拿,以免擦傷皮膚。對於體表破損處,如擦傷、裂傷、燒傷等,局部不宜推拿。若懷疑有骨折或脫位,局部也不宜推拿。各種惡性腫瘤及嚴重疾病的患兒,在進行推拿之前應尋求中醫師的建議。最後,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若症狀惡化或出現上述的伴隨症狀時,得立即帶孩子求醫,避免耽誤治療。


余大夫 (資料由余仁生中醫師提供)


最新消息

"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

上環醫療中心新設"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供有需要人士免費飲用。
了解更多

中醫文章

TCM 基礎理論

夜晚很難好好休息?繼續閱讀以瞭解更多關於中醫的觀點及其補救方法!
了解更多

數碼電視

小兒常見疾病 – 資訊由余仁生新加坡高級醫師提供 (Ep.15)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走出世界去探索,但同時我們擔心他們於外來環境活動太多,把小小的身體置於危險之中。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