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灸


冬病夏治―三伏灸

三伏灸又稱「三伏貼」或「天灸」,屬穴位貼敷療法的一種,通過藥物對穴位的滲透和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熱紅赤充血,從而達到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理臟腑,增強體質,用以治療和預防哮喘等疾病的作用。

1. 三伏天施灸,「三伏」意即什麼?

三伏是在每年的三伏天進行治療(三伏天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庚日,是在夏至過後第三、四個庚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所以稱為三伏灸,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製成藥餅,通過醫師辨證分析後,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穴位貼敷治療。

2. 三伏灸專治哪種疾病?

三伏灸能增強體質,有助於舒緩及改善多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對於身體虛弱、平素容易感冒、怕冷或手足冰冷等虛寒體質有改善作用。

3. 三伏灸又有「冬病夏治」之稱,為什麼?

「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體虛感冒症等,這些病人體質多屬於虛寒。「夏治」指夏季這些病人的病情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季節,結合三伏灸療法,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以預防冬季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的目的。「冬病夏治」療法是中醫的特色療法,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候,陽氣最為活躍,人體皮膚鬆弛,毛孔大張,此時在人體特定的穴位上敷貼以辛溫的藥物,可使藥物更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利用藥物對陽氣的疏通,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從而增加身體抗病能力,促進疾病痊癒。

4. 有沒有哪種病患者不適合使用三伏灸治療法?

由於三伏灸的主要功效是溫經祛寒,針對體質虛寒的患者,如果體質偏熱,就不太適合了,例如常常覺得口乾咽燥、流鼻血、咳嗽痰黃稠者。若皮膚嚴重過敏,或患有某些病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等,還有婦女在孕育期間及2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容易引起感染)都不宜進行敷貼治療。

5. 與西醫的藥物治療相比,三伏灸的好處是什麼?

西藥雖然快速,但無法根治,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近年來有不少民眾改為接受中醫「三伏灸」的治療方式,頗獲好評。根據以往的經驗,這樣的治療若能持續3年至5年,對哮喘及鼻敏感能起到標本兼治的功效;而且這種穴位的方式,尤其適用於不喜歡服藥的小兒及服藥過多的老人,操作簡便、安全無痛、無副作用,使用「三伏灸」後,患者不僅哮喘及鼻敏感會改善,連體質亦會增強了不少。

6. 如何從日常飲食習慣及生活中,改善鼻敏感及哮喘等問題?

中醫認為,鼻敏感和哮喘與正氣虛弱有關,特別是肺、脾、腎的虛弱或失調,容易受到風寒之邪的侵犯,出現各種症狀,如鼻塞、流鼻水、打噴嚏、氣喘、氣短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保暖。一些會誘發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如塵粒、花粉及動物毛髮等,則儘量避免。飲食方面亦是宜溫不宜寒,因為吃太多生冷食物容易損傷陽氣。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有些患者雖然患有鼻敏感和哮喘但他們的體質是偏熱的。所以,最好還是先由醫師看過體質的寒熱屬性,才來決定飲食的忌宜。

7. 可否為未曾使用三伏灸或對三伏灸感害怕的人給予一些建議?

正如前面所說,三伏灸僅僅是在背部特定的穴位貼上特製的中藥,帖藥期間除了皮膚有騷癢及發熱的感覺外,並無其他不適。同時,建議首次嘗試三伏灸的民眾帖藥時間控制在半小時至4小時之間為宜,切忌貪功時間過長,引起背部皮膚敏感。灸後忌生冷,辛辣刺激性及魚腥食物,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注意休息。


余大夫 (資料由余仁生中醫師提供)


最新消息

"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

上環醫療中心新設"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供有需要人士免費飲用。
了解更多

中醫文章

TCM 基礎理論

夜晚很難好好休息?繼續閱讀以瞭解更多關於中醫的觀點及其補救方法!
了解更多

數碼電視

小兒常見疾病 – 資訊由余仁生新加坡高級醫師提供 (Ep.15)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走出世界去探索,但同時我們擔心他們於外來環境活動太多,把小小的身體置於危險之中。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