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 Fu Jiu


冬病夏治―三伏灸

三伏灸又稱「三伏貼」或「天灸」,屬穴位貼敷療法的一種,通過藥物對穴位的滲透和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熱紅赤充血,從而達到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理臟腑,增強體質,用以治療和預防哮喘等疾病的作用。

1. 三伏天施灸,「三伏」意即什麼?

三伏是在每年的三伏天進行治療(三伏天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庚日,是在夏至過後第三、四個庚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所以稱為三伏灸,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製成藥餅,通過醫師辨證分析後,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穴位貼敷治療。

2. 三伏灸專治哪種疾病?

三伏灸能增強體質,有助於舒緩及改善多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對於身體虛弱、平素容易感冒、怕冷或手足冰冷等虛寒體質有改善作用。

3. 三伏灸又有「冬病夏治」之稱,為什麼?

「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體虛感冒症等,這些病人體質多屬於虛寒。「夏治」指夏季這些病人的病情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季節,結合三伏灸療法,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以預防冬季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的目的。「冬病夏治」療法是中醫的特色療法,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候,陽氣最為活躍,人體皮膚鬆弛,毛孔大張,此時在人體特定的穴位上敷貼以辛溫的藥物,可使藥物更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利用藥物對陽氣的疏通,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從而增加身體抗病能力,促進疾病痊癒。

4. 有沒有哪種病患者不適合使用三伏灸治療法?

由於三伏灸的主要功效是溫經祛寒,針對體質虛寒的患者,如果體質偏熱,就不太適合了,例如常常覺得口乾咽燥、流鼻血、咳嗽痰黃稠者。若皮膚嚴重過敏,或患有某些病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等,還有婦女在孕育期間及2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容易引起感染)都不宜進行敷貼治療。

5. 與西醫的藥物治療相比,三伏灸的好處是什麼?

西藥雖然快速,但無法根治,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近年來有不少民眾改為接受中醫「三伏灸」的治療方式,頗獲好評。根據以往的經驗,這樣的治療若能持續3年至5年,對哮喘及鼻敏感能起到標本兼治的功效;而且這種穴位的方式,尤其適用於不喜歡服藥的小兒及服藥過多的老人,操作簡便、安全無痛、無副作用,使用「三伏灸」後,患者不僅哮喘及鼻敏感會改善,連體質亦會增強了不少。

6. 如何從日常飲食習慣及生活中,改善鼻敏感及哮喘等問題?

中醫認為,鼻敏感和哮喘與正氣虛弱有關,特別是肺、脾、腎的虛弱或失調,容易受到風寒之邪的侵犯,出現各種症狀,如鼻塞、流鼻水、打噴嚏、氣喘、氣短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保暖。一些會誘發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如塵粒、花粉及動物毛髮等,則儘量避免。飲食方面亦是宜溫不宜寒,因為吃太多生冷食物容易損傷陽氣。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有些患者雖然患有鼻敏感和哮喘但他們的體質是偏熱的。所以,最好還是先由醫師看過體質的寒熱屬性,才來決定飲食的忌宜。

7. 可否為未曾使用三伏灸或對三伏灸感害怕的人給予一些建議?

正如前面所說,三伏灸僅僅是在背部特定的穴位貼上特製的中藥,帖藥期間除了皮膚有騷癢及發熱的感覺外,並無其他不適。同時,建議首次嘗試三伏灸的民眾帖藥時間控制在半小時至4小時之間為宜,切忌貪功時間過長,引起背部皮膚敏感。灸後忌生冷,辛辣刺激性及魚腥食物,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注意休息。


余大夫 (資料由余仁生中醫師提供)


News

Monthly Herbal Tea

Sheung Wan provides "Complimentary Herbal Tea" (flavours change to suit the different seasons).
Read More

Articles

Basic TCM Concepts

Having trouble getting a good night's rest? Read on to find out more on the TCM perspective and its remedies!
Read More

Digital TV

Common Ailments for Children 2 to 10 - Senior physician Qi Xiao Yan (Ep.15)

We want our children to go out into the world to explore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worry about overexposing them and putting their little bodies at risk.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