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調理湯水


春季調理湯水

一年之計在於春,養生之道亦然,春天是四季中的第一季,陽氣始生,若能適時養生,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叢生。

春天屬木,肝亦屬木,所以春天宜養肝,應調暢肝氣,令氣機回復暢順。飲食方面應以味甘而偏於清淡為主,少酸而多甘,疏通肝氣的同時甘養脾胃,淡滲水濕而利水於下,對調整人機體的氣血陰陽的平衡存在正面作用。春季宜多服中藥食療或藥膳養生湯水,以調養陽氣、補氣健脾為主。另外,冬天寒冷,人們少不了多燒烤火鍋,以致熱邪聚積於內;當春天氣溫漸暖,伏熱易發作,可以服用以下的湯水。

1. 薏仁燉烏雞湯
材料: 薏仁3両、花旗參5錢、山藥2両、桂圓肉2両半、蜜棗8炎粒、蓮子2両、烏雞1隻
功效: 健胃去濕、幫助消化。
2. 紅白綠腰果合桃湯
材料: 紅蘿蔔4兩、白蘿蔔半斤、綠豆1兩、腰果20粒、合桃1兩、紅棗10枚、生薑1片、陳皮1/4個
功效: 清熱解毒、健脾養血補腎,可防體內積熱所成之青春痘。
3. 清毒祛濕湯水
材料: 土茯苓3両、薏米/淮山各1両、扁豆/赤小豆各2両、陳皮1角、蜜棗4粒、瘦肉1/2斤
做法: 薏米、扁豆、赤小豆洗淨浸水;將陳皮浸軟刮饢;瘦肉洗淨,放滾水中汆水,盛起備用;(不用肉也可)土茯苓、淮山洗淨切塊;煲中加清水,將所有材料放煲中,開大火煮滾,撇去泡沫,待水滾後收慢火煲2小時,最後下適量鹽調味即可。(如用快速煲,一小時已可)
功效: 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對腸胃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可健胃。更有解毒潤腸,幫助排出腸胃毒素。
4. 祛骨火除濕湯
材料: 粉葛2斤、鯪魚2條、赤小豆2両、陳皮1片、鹽適量
做法: 先將陳皮浸清水20分鐘,去白待用;粉葛去皮切件,鯪魚及赤小豆清洗乾淨與其餘材料以10 碗水同煮,水沸後慢火再煮3小時,加鹽調味便可。
功效: 清除骨火、清熱解肌,利水去濕,治周身骨痛,頸項活動不靈。
5. 棗蓮豬骨湯
材料: 豬脊骨1條、大棗150克、蓮子100克、木香3克、甘草10克
做法: 先將豬脊骨洗淨切碎,棗和蓮子去核去心,木香、甘草用紗有包好,一併放進砂鍋內,加適量水以溫火炖煮3小時。除了喝湯,亦可吃肉、棗和蓮子,這湯可常服食。
功效: 補中益氣、補脾、養血。
6. 黨參冬菇瘦肉湯
材料: 瘦豬肉250克、黨參30克、冬菇30克(去蒂)、紅棗5個(去核)、生薑3片
做法: 先將材料洗淨,放鍋內加清水適量,以武火煲滾後轉以文火煲1小時,略加調味即可。
功效: 補氣健脾、調養陽氣。
7. 鹿筋雪耳湯
材料: 淮山1両、薏米1両、紅蘿蔔1支、粟米1支、馬蹄10粒及經浸發鹿筋約6両,再加陳皮1片
做法: 將各材料洗淨後,加入25碗水,待水滾後轉中慢火,煲約兩個半小時。
功效: 淮山及鹿筋具滋補、舒筋活絡功效;薏米、馬蹄等可袪濕及清熱氣。

註:以上食療僅供參考,食用前先諮詢中西醫意見。


余大夫 (資料由余仁生中醫師提供)


最新消息

"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

上環醫療中心新設"本月推介"中草藥保健茶,供有需要人士免費飲用。
了解更多

中醫文章

TCM 基礎理論

夜晚很難好好休息?繼續閱讀以瞭解更多關於中醫的觀點及其補救方法!
了解更多

數碼電視

小兒常見疾病 – 資訊由余仁生新加坡高級醫師提供 (Ep.15)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走出世界去探索,但同時我們擔心他們於外來環境活動太多,把小小的身體置於危險之中。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