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en Glycine
中藥黑豆—冬季養生之選
在中醫養生觀念中,需要順應季節進行對應的五臟調理;而五臟與五色(青、紅、黃、白、黑)相對應,所謂「五色調五臟」,冬天是進食黑色養腎的好時節。
黑豆以皮黑肉青為上品,又名黑皮青;性味甘,平。歸脾、腎經。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提到豆有五色,各治五臟,惟黑豆屬水性寒,為腎之穀,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
在中醫的臨床應用十分廣泛: 用於脾虛水腫,腳氣病,或濕痺,四肢拘孿、疼痛。
1. 脾虛水腫:常用黑豆煮汁飲,或同薏苡仁、茯苓研末服; 2. 四肢拘孿、疼痛:可同薏苡仁、木瓜煎湯服。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黑豆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質,且含有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被人體吸收利用,又有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降低膽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因此,常食黑豆,能軟化血管,滋潤皮膚,延緩衰老。特别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有益。 黑豆中微量元素如鋅、銅、鎂等的含量都很高,而這些微量元素對延緩人體衰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非常重要;黑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劑,能清除體内自由基,減少皮膚皺紋,保持青春健美。此外黑豆中粗纖維含量高達4%,黑豆可提供豐富的粗纖維,促進消化,防止便祕發生。
注意事項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適宜脾虛水腫、腳氣浮腫者食用;適宜體虛之人及小兒盜汗、自汗,尤其是熱病後出虛汗者食用;適宜老人腎虛耳聾、小兒夜間遺尿者食用;適宜妊娠腰痛或腰膝酸軟、白帶頻多、產後中風、四肢麻痹者食用。
黑大豆炒熟後,熱性大,多食者易上火,故不宜多食。黑豆葉可治血淋,種皮養血疏風。
《本草經集注》記載有:“黑豆惡五參、龍膽”。 黑豆忌與蓖麻子、厚樸同食。
余大夫 (資料由余仁生中醫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