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xibustion


淺談艾灸療法

大家可能會經常聽到「針灸」這一名詞,其中包括了針刺與艾灸兩種療法,針刺療法近10年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青睞,在傳統中醫治療中亦相當重視灸法,《醫學入門》一書中提到「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艾灸是甚麼?

艾灸療法是使用艾條、艾柱或艾絨在體表的穴位上熨燙、燒灼,借灸火的熱力達到溫通經絡,散寒祛濕,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彌補針刺治療的不足,避免服藥引起的胃腸道不適。

如何進行艾灸?

艾灸法所使用的材料是清艾葉,市面上亦見有加入中藥材的藥艾條,主要是加强溫經通絡搜風的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生用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藥物,内服可入三陰經,外用灸法可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

選用艾灸的灸草一般為3-5年為佳,既保存了艾葉的藥性,又避免新艾草施灸所引起的辛燥灼痛感。傳統操作上是將艾絨揉成小艾柱,如麥粒大小,直接在穴位上施灸,燃燒一柱稱為一壯,寓意灸後壯健,少則三五壯,多則幾百壯,隨患者施灸部位及體質相應調整。

新病、體制壯健者可適當增加壯數;久病、體虛者可減少壯數,或連續數天施灸,以防耗氣傷陰。但凡人體背屬陽,前胸屬陰,頭為陽,足為陰,施灸應遵循先陽後陰的次序。麥粒灸溫而不燥,但需時較長,容易遺留瘢痕,現代多用艾條懸灸,患者在家中操作時最好使用艾灸盒,避免煙火燙傷。

艾灸有甚麼好處?

現在文獻研究發現艾煙的揮發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改善微循環、增加免疫力等作用。《後準急方》中曾記載,在瘟疫流行之時,宜艾熏病人床四角,預防傳染。吳蜀之地多山嵐瘴氣,當地居民常使用灸法,並且持續施灸數日,讓創口保持發膿狀態,激發機體免疫功能抵禦外邪。

傳統上認為夏至、冬至兩大節氣,均為陰陽氣交接的時候,可在足三里、懸鈡二穴施行保健灸,預防中老年人中風病。仝小林院士將最近流行的新冠肺炎定為中醫「寒濕疫」的範疇,國内已有中醫學院運用艾灸療法輔助治療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及康復者,源於艾葉辛溫之性,具有溫經散寒祛濕的作用。高濃度艾煙容易引起咽癢、目痛、胸中發熱、煩躁等不適,施灸場所應保持通風。

對於很多不同的病症,中醫也有不同的方法處理,除了用藥及針灸以外,艾灸也是一種較為經常使用的手段。但施灸的程序、體位、選穴位的準確性及手法等都有一定技術及要求,因此必須小心進行,如想知道自己是否適合艾灸及更多的注意事項,可以向註冊中醫查詢。


註冊中醫師謝淑儀


News

Monthly Herbal Tea

Sheung Wan provides "Complimentary Herbal Tea" (flavours change to suit the different seasons).
Read More

Articles

Basic TCM Concepts

Having trouble getting a good night's rest? Read on to find out more on the TCM perspective and its remedies!
Read More

Digital TV

Common Ailments for Children 2 to 10 - Senior physician Qi Xiao Yan (Ep.15)

We want our children to go out into the world to explore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worry about overexposing them and putting their little bodies at risk.
Read More